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教育教学“大家谈”:拥抱风景,热爱园林————如何看待本科教育,访“风景园林”专业戴菲教授

发布时间:2024-03-08 作者: 浏览次数:

1、在求学和研究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的求学背景是相对比较多元化的,‍‍本科和硕士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毕业之后,我在武规院工作了将近三年,之后在日本千叶大学攻读了四年博士学位,最后才是回到母校任教。

‍‍作为一个留学生,‍‍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毕业的高要求。如果要三年毕业就要有三篇‍‍相当于中国园林杂志上发的论文,我在国内读硕士间比较偏向于做设计,‍‍去到日本后,对研究成果的产出要求突然变得很高,‍‍这个当中有一个巨大的跨度,不是它们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硕士生,就需要大量阅读研究论文,深入了解他们研究方法,同时也受益于老师的指导,最后顺利四年毕业。


2、这些年您在绿地消减颗粒物、空气污染和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这些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实践探索,您是如何‍‍看待自己一直以来的工作的,让您觉得有什么收获?‍‍‍‍

从专业背景来看,我实际上学习了‍‍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两个专业,在两个专业间寻找结合点,‍‍就来到了城市绿地环境的研究方向。‍‍所以我在学院里面教授的课程,比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原理》也是面向这两个专业的。

我们对于颗粒物空气污染、低碳碳汇等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切合了国家的战略需求。‍‍‍‍中国雾霾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开始尝试这方面的研究,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从颗粒物空气污染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是比较另类的,‍‍他们的作品大都聚焦于雨洪管理或者是气候变化。而空气污染则是基于发展中国家现存问题的视角进行探索,得益于研究技术方法的突破,比如高清影像、ENVI-met模拟、气溶胶解译等,也得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视角,我们团队研究获得了2020ASLA专业奖研究类荣誉奖,指导学生获得了2019ASLA学生设计竞赛规划分析类荣誉。ASLA是美国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每年一次全球征集专业奖和学生设计竞赛奖,被行业誉为风景园林界的奥斯卡奖。


3、您如何看待现在的生态环境,以及您对这种生态环境的建设可能想要深入哪个方面研究?

现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双碳等方面已经成为了国家整体的大政方针,‍‍它推动了产业的绿色转型,‍‍也推动了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我们的研究方向现在也在从‍‍双碳的视角中寻求相应突破。‍‍

就风景园林学科而言,刚才我们提到的研究城市绿地环境,在‍‍城市的碳汇效应上有非常独特的功能。从主要的功能来说城市绿地有‍‍生态环境效应,树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对于低碳效应产生积极的贡献;也可以为城市提供游憩的场所,到公园绿地‍‍日常游憩,周末度假,呼吸自然的空气;同时城市绿地还有景观美化和防灾的效果,从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我们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要有一个防灾避险的专项规划,地震来的时候,绿地一般是逃难避险的聚集地。从这几个角度来说,增加绿地,增加公园,对城市具有多重积极效果的叠加意义。


4、基于您的这些研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想给同学们哪方面的提升?

‍‍作为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我个人觉得要进行一种宽口径的教育。

在研究生的阶段,我们有一些专业研究和专业特色的培养,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宽口径的教育。我估计可能学生也会时常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也在学习中不断接触建筑或规划相关的设计,‍‍这样是不是学起来会比较的辛苦”‍‍

基于这样的疑问,我想起‍‍去年邀请武汉生态研究院的总经理孟建军,他是我们的校友,也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武汉生态研究院前身是武汉防洪院。它实际上是多专业融合的设计院,‍‍风景园林专业背景的人员很少,但在多年成长中却成了该设计院的领军人物。孟总在工作中如何去领导一批有着各种各样专业背景的人呢?‍‍就是得益于他在学生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实际上是背景打通的。‍‍他说读书时期我也做了建筑的设计,也受过规划的相关课程培养,同时在学习‍‍风景园林专业。那么刚才我所说的宽口径教育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在设计上超越规划或者建筑学的学生,而是要了解这些相应的交叉学科。‍‍‍‍这样将来出了校门就业之后,‍‍在很多的岗位上都能够胜任比较广的‍‍需求。


5、最后,您对同学们的日常学习有没有一些‍‍建议或是展望?

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培铸团队精神。

分小组进行的‍‍小项目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但到大项目中去,就涉及到了团队合作。一个人无论自己多优秀,如果没有团队合作‍‍这方面的能力,以后要走上‍‍领导岗位都比较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往往容易成为团队的核心。‍‍

在学生阶段,小组的合作‍‍比较重要的是任务的分配,但困难的是‍‍大家会有各自的想法,尤其是关乎设计,想法很难达到融合。注重培养领导力的话,我们首先要树立一个‍‍团队的目标,大家作为一个整体就有了共赢的‍‍理念。‍‍那什么样的人适合主导呢?‍‍我们首先会认可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这是作为‍‍团队核心的基础和优势;另外就要‍‍善于发现‍‍其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敏感的觉察到团队成员‍‍想法上的火花,找到成员间各自技术上的长处与特点。把这些东西整合到一块,‍‍大家从不同的维度共同发力,奔着共赢而去,就能达到统合综效的结果,即整体效应大于个体简单相加。

总结就是首先要凝聚大家的共识,其次通过良好的沟通发掘别人的闪光点进行融合,最终才能达到1+1+1>3‍‍如果按照专业术语,通过知彼解己,达到统合综效,最后得到的这个整体是大于所有个体相加的。


风景园林本科教学的采访


1.对于本专业的本科教育工作您觉得有哪些特色,学生的获得感和成长效果如何?

风景园林本科教育工作特色主要有3点:

1精英小班教学,每年一个自然班,20人及以内规模,学生每年保研推免国内清北和985高校,国外去往哈佛等全球顶尖高校留学,超三分之二继续深造;

2)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选导师,进硕博导师的工作室,参与课题或项目,人文关怀,因材施教,助力学生更快成长;

3)注重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能力培养,实习和实践课程多到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地开展,与自然亲近,陶冶身心,寓教于乐。


2.对于现在的本科教育工作,有哪些可以值得优化或者改进的地方?

1)加强专业招生宣传工作,可以进一步依托各种途径加大对生源地高中宣传;

2)加强出口引导。一边面向企业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一边与海外名校携手合作,加强的联系和对接,助力毕业生就业和拓宽升学渠道。


3.面对如今的行业环境和就业形势,您觉得对于本科生来说如何正确认识专业,以及需要在哪些地方进行自我提升?

风景园林是一门集科技与艺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培养学生掌握生活、游憩、生产等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本科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体系与技能的基础上,建议针对自己兴趣与特点,培养一定的专业特长。可以擅长规划设计,也可以培养综合素质,为行政管理类岗位打好基础。


4.面临目前学院本科生转专业意愿比较强烈,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引导?

风景园林的繁荣是国家从温饱型向富裕型社会迈进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两山理论等系列国家战略。从风景园林专业在哈佛大学等名校百年发展经历也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有前途、拥抱自然、值得热爱的专业。建议同学们多独立思考自身的兴趣与特点,避免从众心态,建立专业热爱与自信。

 

夹的他舒服地低吼了一声-百度百科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夹的他舒服地低吼了南四楼N104室
邮编: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56714
院长信箱:mcli@hust.edu.cn